Image

云南富源胜境街道:小网格转动大振兴 生态美催生新动能

编辑:2025-10-11 16:04:13

分类:振兴行动

阅读:20


在滇东北乌蒙山的褶皱深处,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青石社区正上演着一场令人惊叹的华丽“蝶变”,曾经杂草丛生的400亩冷浸田,如今变身波光粼粼的“稻虾共生”基地,金虾跳跃间满是丰收希望;142名身着“红马甲”的微网格员,穿梭在11个居民小组的屋场巷道,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这场由青石社区党总支与驻村工作队共同推动的乡村治理与生态发展“协奏曲”,正以“网格化+生态美”双轮驱动,为高山社区的乡村振兴书写了振兴答卷。

织密四级“善治网”,让治理神经末梢“活”起来

“沟渠堵塞找老杨,土地纠纷问汤书记!”在青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公示栏前,村民杨大爷指着网格长(青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汤四云的照片笑着说。2024年以来,在胜境街道的指导下,社区和驻村工作队创新构建“1+1+11+142”治理体系(即1名总网格长统筹全局、1名副网格长协调调度、11名小组长专职网格员分片包干、142名村民代表担任“吹哨人”微网格员),这套源自疫情防控的创新机制,如今已升级为社区的“神经中枢”。翻开微网格员蔡大姐的工作记事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日常,“3月5日帮独居老人代购药品,4月12日发现后山落石隐患,5月20日调解张家院墙纠纷……”而*让村民称道的,是嵌入网格的人民调解员制度。此前,专职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黑石头小组汤家兄弟因耕地界线争执不下,立即启动调解程序,联合社区调解员刘所贵等人组成调解小组,经过10余次现场勘界、3次法律讲解,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真正实现“事结心了”。

青石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

如今,青石社区调解员们总结的“背靠背调解法”“亲情唤醒法”已在全社区推广。“过去社区干部跑断腿,现在微网格员瞪大眼睛。”驻村第一书记宋丹介绍,142名“吹哨人”多是老党员、致富能手,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打通了治理“*后一米”。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如今已转化为“普法强基入户”“文明家庭评选”的常态工作,仅2025年以来,这支队伍就累计调解矛盾纠纷60多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超过90%,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从口号变成了群众看得见的现实。

实现荒田“焕新生”,小龙虾“游”出生态致富路

“这是‘早虾错峰养殖’,上市时能卖到80元一公斤!”在“稻虾共生”基地的田埂旁,社区副主任马威宁抓起一只鲜活的小龙虾,语气里满是自豪。很难想象,这片如今金虾满塘的沃土,几年前还是一片杂草疯长的撂荒地。

转折的契机,来自沪滇协作的东风。在胜境街道的大力支持下,青石社区党总支与驻村工作队主动对接,引入富源县鑫鼎农牧有限公司,以“反租倒包”模式整合400亩闲置地,打造出了茭白套养区、稻虾共生区、苗种培育区、休闲体验区4大功能板块。更关键的是,基地践行“以虾除草、以稻净水”的生态循环理念,让化肥、农药彻底退出田间,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保障了农产品安全。

“土地租金、基地务工、年底分红,我家现在能拿三份收入!”脱贫户汤林宽在分拣车间里忙碌着,脸上满是笑容。通过 四级联动机制,基地已惠及200余户村民。据统计,2025年青石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18万元,较2021年增长了260%,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塘”,现在已经变成了带动群众增收的“金池”。

党群共绣“绿美卷”,三季有花开启农旅“新”篇

走进青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微风拂过,花香四溢。2025年植树节期间,10余名党员群众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播撒了10多万粒花种,拉开了“花漾青石”建设的序幕。为真正让美景常驻,青石社区创新建立了“播种养护一体化”长效机制,组建了“党员护花责任岗”,划分了网格责任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汤四云介绍,“今年是‘花漾青石’建设关键年,我们将于年底前达到公共区域彩化覆盖率90%以上,并探索‘庭院经济+微花园’模式,发动家家户户参与‘*美庭院’评选。”下一步,青石社区将持续擦亮生态底色,让“百花绽放、香飘青石”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角。

同时,社区、驻村工作队将生态治理融入网格体系,*全速推动污水革命和违建动态清零行动,先后完成了6个小组管网建设,源头截污告别“污水横流”,拆除违建11处,守牢耕地红线,并以书香文化浸润乡村振兴发展依托农家书屋,推出“积分兑农资”活动,7个居民活动中心遍地开花。

如今,“花漾青石”生态长廊与稻虾基地的“金虾节”碰撞出发展火花,农旅融合的蓝图逐渐清晰。驻村选调生、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毛志伟介绍,社区正在积极规划明年的“710金虾节”“钓虾争霸赛”“稻虾丰收宴”,要让游客亲身感受“推窗见绿、行路有荫”的乌蒙山居之美。

小网格转动大振兴,生态美催生新动能。青石社区的实践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那就是*精密的治理在基层,*持久的动能靠群众。142名“吹哨人”织就的善治网络,让政策落地有了“顺风耳”;稻虾共生的生态试验,把资源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党群携手描绘的“绿美地图”,让乡村振兴可感可及,当网格化管理的精细遇见生态产业化的巧思,这座乌蒙山深处的高山社区,将持续奏响“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激昂乐章,向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交上一份亮眼的“青石成绩单”。

Image

云南富源胜境街道:小网格转动大振兴 生态美催生新动能

编辑:2025-10-11 16:04:13

分类:振兴行动

阅读:21


在滇东北乌蒙山的褶皱深处,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青石社区正上演着一场令人惊叹的华丽“蝶变”,曾经杂草丛生的400亩冷浸田,如今变身波光粼粼的“稻虾共生”基地,金虾跳跃间满是丰收希望;142名身着“红马甲”的微网格员,穿梭在11个居民小组的屋场巷道,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这场由青石社区党总支与驻村工作队共同推动的乡村治理与生态发展“协奏曲”,正以“网格化+生态美”双轮驱动,为高山社区的乡村振兴书写了振兴答卷。

织密四级“善治网”,让治理神经末梢“活”起来

“沟渠堵塞找老杨,土地纠纷问汤书记!”在青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公示栏前,村民杨大爷指着网格长(青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汤四云的照片笑着说。2024年以来,在胜境街道的指导下,社区和驻村工作队创新构建“1+1+11+142”治理体系(即1名总网格长统筹全局、1名副网格长协调调度、11名小组长专职网格员分片包干、142名村民代表担任“吹哨人”微网格员),这套源自疫情防控的创新机制,如今已升级为社区的“神经中枢”。翻开微网格员蔡大姐的工作记事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日常,“3月5日帮独居老人代购药品,4月12日发现后山落石隐患,5月20日调解张家院墙纠纷……”而*让村民称道的,是嵌入网格的人民调解员制度。此前,专职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黑石头小组汤家兄弟因耕地界线争执不下,立即启动调解程序,联合社区调解员刘所贵等人组成调解小组,经过10余次现场勘界、3次法律讲解,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真正实现“事结心了”。

青石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

如今,青石社区调解员们总结的“背靠背调解法”“亲情唤醒法”已在全社区推广。“过去社区干部跑断腿,现在微网格员瞪大眼睛。”驻村第一书记宋丹介绍,142名“吹哨人”多是老党员、致富能手,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打通了治理“*后一米”。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如今已转化为“普法强基入户”“文明家庭评选”的常态工作,仅2025年以来,这支队伍就累计调解矛盾纠纷60多起,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超过90%,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从口号变成了群众看得见的现实。

实现荒田“焕新生”,小龙虾“游”出生态致富路

“这是‘早虾错峰养殖’,上市时能卖到80元一公斤!”在“稻虾共生”基地的田埂旁,社区副主任马威宁抓起一只鲜活的小龙虾,语气里满是自豪。很难想象,这片如今金虾满塘的沃土,几年前还是一片杂草疯长的撂荒地。

转折的契机,来自沪滇协作的东风。在胜境街道的大力支持下,青石社区党总支与驻村工作队主动对接,引入富源县鑫鼎农牧有限公司,以“反租倒包”模式整合400亩闲置地,打造出了茭白套养区、稻虾共生区、苗种培育区、休闲体验区4大功能板块。更关键的是,基地践行“以虾除草、以稻净水”的生态循环理念,让化肥、农药彻底退出田间,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保障了农产品安全。

“土地租金、基地务工、年底分红,我家现在能拿三份收入!”脱贫户汤林宽在分拣车间里忙碌着,脸上满是笑容。通过 四级联动机制,基地已惠及200余户村民。据统计,2025年青石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18万元,较2021年增长了260%,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塘”,现在已经变成了带动群众增收的“金池”。

党群共绣“绿美卷”,三季有花开启农旅“新”篇

走进青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微风拂过,花香四溢。2025年植树节期间,10余名党员群众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播撒了10多万粒花种,拉开了“花漾青石”建设的序幕。为真正让美景常驻,青石社区创新建立了“播种养护一体化”长效机制,组建了“党员护花责任岗”,划分了网格责任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汤四云介绍,“今年是‘花漾青石’建设关键年,我们将于年底前达到公共区域彩化覆盖率90%以上,并探索‘庭院经济+微花园’模式,发动家家户户参与‘*美庭院’评选。”下一步,青石社区将持续擦亮生态底色,让“百花绽放、香飘青石”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角。

同时,社区、驻村工作队将生态治理融入网格体系,*全速推动污水革命和违建动态清零行动,先后完成了6个小组管网建设,源头截污告别“污水横流”,拆除违建11处,守牢耕地红线,并以书香文化浸润乡村振兴发展依托农家书屋,推出“积分兑农资”活动,7个居民活动中心遍地开花。

如今,“花漾青石”生态长廊与稻虾基地的“金虾节”碰撞出发展火花,农旅融合的蓝图逐渐清晰。驻村选调生、社区党总支书记助理毛志伟介绍,社区正在积极规划明年的“710金虾节”“钓虾争霸赛”“稻虾丰收宴”,要让游客亲身感受“推窗见绿、行路有荫”的乌蒙山居之美。

小网格转动大振兴,生态美催生新动能。青石社区的实践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那就是*精密的治理在基层,*持久的动能靠群众。142名“吹哨人”织就的善治网络,让政策落地有了“顺风耳”;稻虾共生的生态试验,把资源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党群携手描绘的“绿美地图”,让乡村振兴可感可及,当网格化管理的精细遇见生态产业化的巧思,这座乌蒙山深处的高山社区,将持续奏响“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激昂乐章,向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交上一份亮眼的“青石成绩单”。

Image

主   办: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总   编:       孙丽娟

副总编:      马宏泰

电话:195-0351-0668、131-3336-5974

地址:太原解放路东仓巷甲4号办公大楼

版权所有: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备案号:晋ICP备****号

Image

主   办: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总   编:       孙丽娟

副总编:      马宏泰

电话:195-0351-0668、131-3336-5974

地址:太原解放路东仓巷甲4号办公大楼

Image

版权所有: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备案号:晋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