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浮山下“山夏”开,泰康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编辑:2025-10-11 16:01:56
分类:振兴行动
阅读:10次
秋分时节,罗浮山下稻浪翻滚,遍野果香。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广东惠州博罗县长宁镇山下村迎来了一场隆重的庆典。山夏1368酒店广场上人声鼎沸,笑语连绵,处处洋溢着欢腾的节日气息。

舞台上,身着传统服饰的村民跃动起舞狮、舞蹈与武术,锣鼓铿锵,喝彩阵阵。摊位间瓜果晶莹、蔬菜青翠,地道小吃香气四溢。人们品尝着酱牛脯、热馄饨等特色美食,不时驻足拍照,沉浸于这座六百余年的古村焕发出的新生活力。
博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健锋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承载着悠远的农耕文明,更凝聚着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怀。此次庆典也标志着泰康保险集团打造的“山夏1368酒店”正式亮相——以明代古村为底蕴,融汇地域文化与现代舒适,成为泰康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山下村的一天,从鸡鸣晨雾中醒来,在草坪上练习养生操,品尝地道广式茶点,穿着明代服饰漫步古村巷落,体验农耕手工之乐,夜晚观赏无人机秀与灯光表演,*后在精油与艾草的疗愈中安然入梦。”来自新疆的疗愈师吕娜,为来访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理想的生活图景。
古村焕新·文旅双引擎
山下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意取“罗浮山下,华夏之南”,2012年入选“广东省古村落”。村内保存完好的明清至民国时期青砖瓦房达400余间,整体呈龟形布局,象征长寿吉祥。

泰康响应广东省“世界级中医药康养目的地”的环罗浮山引领区定位,依托自有康养市场和经验,打造以“山夏酒店1368”与“山夏农场”为核心的双引擎项目。
在山下村,泰康秉持“修旧如旧”理念,对86间古宅进行精心修缮,植入酒店、非遗工坊、茶室、SPA等多元业态,以“山夏酒店1368”为名整体运营。
“第一次到山下村时,看到的都是残垣断壁,墙上留着各个时代的印记。”吕娜回忆道。她七年前从新疆来到广东,如今已成为泰康之家罗浮山经营公司首席疗愈师。

现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可在此沉浸式体验“穿越回明代的一天”:穿着明代服饰学习传统礼仪,参与非遗手工制作,品尝仿明宴席,晚上还能在山夏集市放河灯祈福,感受活态的明代市井生活。
山夏农场位于酒店东南侧,作为其“后花园”,巧妙融合耕地、林地、水塘与建设用地。以“福田菜心”为核心IP,打造集生态农业、文旅体验、中医药研学、亲子互动与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农场推出《山夏农耕物语》和《“艾”在山夏》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玉米脱粒研磨、稻谷脱粒成米全过程,体验艾草香囊、艾叶植物拓染等传统手工艺。
“我们待在都市太久了,已经和土地彻底断了联系,通过这个方式我们重新回到大地上,打通人和土地的链接。”看到体验者在她的带领下,卸下了城市的疲惫,在和自然的连结中找回了久违的安宁,吕娜感到自己这份工作格外有意义。
随着“山夏1368”开业,泰康进一步整合罗浮山冬季资源,推出“冬养罗浮”尊享旅居产品,将古村雅韵与冬季康养完美融合。

冬日罗浮,云海缥缈,静谧空灵。客人可于私墅中静享地暖温茶,或沐浴山间私汤温泉,体验“温养秘境”的闲适安宁。晨起太极导引,午后古观听道,晚间围炉夜话、品鉴药膳,深入感受“冬藏”文化的温暖与深邃。
山夏农场化身为“冬补药园”,客人可跟随老中医辨识草药,亲手制作膏方、香囊,参与“冬至宴”“葛洪宴”等主题药膳宴席,在一餐一饮中调理身心,实现传统“冬令进补”的养生智慧。
项目更提供全天候健康监测、名中医一对一调理服务,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养,真正实现“生命品质的升级”。
沃土育新·文化润乡野
在泰康罗浮山乡村振兴项目中,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曹师傅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曾尝试四次创业均告失败。回到村庄后,他在兰门景区求职种菜,竟盘活了30亩荒芜废地,使之变成一片片新鲜的菜园和果园。
“通过对农作物生长条件的改良,种植出的蔬菜水果新鲜又好吃。”曹师傅满意地说。
邹年娣是兰门景区的保洁人员,景区运营以来就在此工作。“离家近,待遇好,工作得顺心。”她表示,“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看到这里从一个破旧村落开发成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内心感到很开心。”
211高校毕业的叶伟荣是家族中考得*好的一个,也是毕业后第一个回村的。目睹政府与泰康对“环罗浮山”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他坚定了回乡创业的决心。
他打造的“卧虎藏龙”竹林露营地在第一年的总营业额就突破了100万元大关。创业成功后,他成为全村创业指导,带着大家一起发展旅游产业。
泰康在罗浮山的乡村振兴不只局限于物质层面,更深入到文化领域。
2024年3月,广东惠州博罗县政府与泰康举办“村ART”比赛活动,收到110幅村民绘画作品。
当地村民李金水今年46岁,是一名乡村巡逻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凭着一腔热爱,用业余时间坚持画了22年的家乡农民画。在这次“村ART”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二名,奖品是一只羊。
95后、毕业于广州美院的返乡大学生杨洁灵信心满满参赛,却不料输给当地无绘画基础的村民,不禁感叹“高手在民间”。
赛后,入围的33幅农民画被展示在徐田古村两间约160平米的夯土房内,一个月间,吸引了全国各地5000多名游客、艺术家慕名前来。
模式创新·泰康新路径
如今的泰康,正在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政企合作、村企合作、企农合作等领域持续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目前,泰康已在广东罗浮山、湖北京山农场、浙江杭州径山竹茶园、云南澄江飞大田等五地落地乡村振兴项目,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向社会贡献乡村振兴的“泰康方案”。

截至目前,泰康乡村振兴建设累计投入3.1亿元,一期总投入1.1亿元,用于兰门民宿、徐田古村、坳岭村建设;二期投入2亿元,用于山夏1368酒店、山夏农场建设。泰康助力乡村振兴共实现当地增收140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增加超400个工作岗位,包括超50名外出村民返乡就业、创业。
夕阳西下,山夏集市灯笼次第亮起,游客们手执河灯走向溪边。“泰康给当地带来了很大变化,”吕娜指着脚下的路说,“原来这只是土路,两车道都错不过去。”
如今道路畅通,两边房子越来越多,许多青年返乡修老宅做民宿,村民们摆摊卖起了自家种的凉薯、菜心、豆腐花……
过去,村民们*快乐的是自己种的庄稼获得了丰收;现在,他们不仅有地里的丰收,还有来自闲置资产的盘活,更有政企联合打造康养旅居胜地带来的新机遇。
一边庆丰收,一边享美好生活,这正是新农村的新面貌,也是泰康用产业思维破题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罗浮山下“山夏”开,泰康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编辑:2025-10-11 16:01:56
分类:振兴行动
阅读:11次
秋分时节,罗浮山下稻浪翻滚,遍野果香。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广东惠州博罗县长宁镇山下村迎来了一场隆重的庆典。山夏1368酒店广场上人声鼎沸,笑语连绵,处处洋溢着欢腾的节日气息。

舞台上,身着传统服饰的村民跃动起舞狮、舞蹈与武术,锣鼓铿锵,喝彩阵阵。摊位间瓜果晶莹、蔬菜青翠,地道小吃香气四溢。人们品尝着酱牛脯、热馄饨等特色美食,不时驻足拍照,沉浸于这座六百余年的古村焕发出的新生活力。
博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健锋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承载着悠远的农耕文明,更凝聚着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怀。此次庆典也标志着泰康保险集团打造的“山夏1368酒店”正式亮相——以明代古村为底蕴,融汇地域文化与现代舒适,成为泰康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山下村的一天,从鸡鸣晨雾中醒来,在草坪上练习养生操,品尝地道广式茶点,穿着明代服饰漫步古村巷落,体验农耕手工之乐,夜晚观赏无人机秀与灯光表演,*后在精油与艾草的疗愈中安然入梦。”来自新疆的疗愈师吕娜,为来访者描绘了这样一幅理想的生活图景。
古村焕新·文旅双引擎
山下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意取“罗浮山下,华夏之南”,2012年入选“广东省古村落”。村内保存完好的明清至民国时期青砖瓦房达400余间,整体呈龟形布局,象征长寿吉祥。

泰康响应广东省“世界级中医药康养目的地”的环罗浮山引领区定位,依托自有康养市场和经验,打造以“山夏酒店1368”与“山夏农场”为核心的双引擎项目。
在山下村,泰康秉持“修旧如旧”理念,对86间古宅进行精心修缮,植入酒店、非遗工坊、茶室、SPA等多元业态,以“山夏酒店1368”为名整体运营。
“第一次到山下村时,看到的都是残垣断壁,墙上留着各个时代的印记。”吕娜回忆道。她七年前从新疆来到广东,如今已成为泰康之家罗浮山经营公司首席疗愈师。

现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可在此沉浸式体验“穿越回明代的一天”:穿着明代服饰学习传统礼仪,参与非遗手工制作,品尝仿明宴席,晚上还能在山夏集市放河灯祈福,感受活态的明代市井生活。
山夏农场位于酒店东南侧,作为其“后花园”,巧妙融合耕地、林地、水塘与建设用地。以“福田菜心”为核心IP,打造集生态农业、文旅体验、中医药研学、亲子互动与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农场推出《山夏农耕物语》和《“艾”在山夏》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玉米脱粒研磨、稻谷脱粒成米全过程,体验艾草香囊、艾叶植物拓染等传统手工艺。
“我们待在都市太久了,已经和土地彻底断了联系,通过这个方式我们重新回到大地上,打通人和土地的链接。”看到体验者在她的带领下,卸下了城市的疲惫,在和自然的连结中找回了久违的安宁,吕娜感到自己这份工作格外有意义。
随着“山夏1368”开业,泰康进一步整合罗浮山冬季资源,推出“冬养罗浮”尊享旅居产品,将古村雅韵与冬季康养完美融合。

冬日罗浮,云海缥缈,静谧空灵。客人可于私墅中静享地暖温茶,或沐浴山间私汤温泉,体验“温养秘境”的闲适安宁。晨起太极导引,午后古观听道,晚间围炉夜话、品鉴药膳,深入感受“冬藏”文化的温暖与深邃。
山夏农场化身为“冬补药园”,客人可跟随老中医辨识草药,亲手制作膏方、香囊,参与“冬至宴”“葛洪宴”等主题药膳宴席,在一餐一饮中调理身心,实现传统“冬令进补”的养生智慧。
项目更提供全天候健康监测、名中医一对一调理服务,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医养,真正实现“生命品质的升级”。
沃土育新·文化润乡野
在泰康罗浮山乡村振兴项目中,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曹师傅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曾尝试四次创业均告失败。回到村庄后,他在兰门景区求职种菜,竟盘活了30亩荒芜废地,使之变成一片片新鲜的菜园和果园。
“通过对农作物生长条件的改良,种植出的蔬菜水果新鲜又好吃。”曹师傅满意地说。
邹年娣是兰门景区的保洁人员,景区运营以来就在此工作。“离家近,待遇好,工作得顺心。”她表示,“在村里生活了几十年,看到这里从一个破旧村落开发成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内心感到很开心。”
211高校毕业的叶伟荣是家族中考得*好的一个,也是毕业后第一个回村的。目睹政府与泰康对“环罗浮山”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他坚定了回乡创业的决心。
他打造的“卧虎藏龙”竹林露营地在第一年的总营业额就突破了100万元大关。创业成功后,他成为全村创业指导,带着大家一起发展旅游产业。
泰康在罗浮山的乡村振兴不只局限于物质层面,更深入到文化领域。
2024年3月,广东惠州博罗县政府与泰康举办“村ART”比赛活动,收到110幅村民绘画作品。
当地村民李金水今年46岁,是一名乡村巡逻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凭着一腔热爱,用业余时间坚持画了22年的家乡农民画。在这次“村ART”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二名,奖品是一只羊。
95后、毕业于广州美院的返乡大学生杨洁灵信心满满参赛,却不料输给当地无绘画基础的村民,不禁感叹“高手在民间”。
赛后,入围的33幅农民画被展示在徐田古村两间约160平米的夯土房内,一个月间,吸引了全国各地5000多名游客、艺术家慕名前来。
模式创新·泰康新路径
如今的泰康,正在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政企合作、村企合作、企农合作等领域持续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目前,泰康已在广东罗浮山、湖北京山农场、浙江杭州径山竹茶园、云南澄江飞大田等五地落地乡村振兴项目,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向社会贡献乡村振兴的“泰康方案”。

截至目前,泰康乡村振兴建设累计投入3.1亿元,一期总投入1.1亿元,用于兰门民宿、徐田古村、坳岭村建设;二期投入2亿元,用于山夏1368酒店、山夏农场建设。泰康助力乡村振兴共实现当地增收140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增加超400个工作岗位,包括超50名外出村民返乡就业、创业。
夕阳西下,山夏集市灯笼次第亮起,游客们手执河灯走向溪边。“泰康给当地带来了很大变化,”吕娜指着脚下的路说,“原来这只是土路,两车道都错不过去。”
如今道路畅通,两边房子越来越多,许多青年返乡修老宅做民宿,村民们摆摊卖起了自家种的凉薯、菜心、豆腐花……
过去,村民们*快乐的是自己种的庄稼获得了丰收;现在,他们不仅有地里的丰收,还有来自闲置资产的盘活,更有政企联合打造康养旅居胜地带来的新机遇。
一边庆丰收,一边享美好生活,这正是新农村的新面貌,也是泰康用产业思维破题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主 办: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总 编: 孙丽娟
副总编: 马宏泰
电话:195-0351-0668、131-3336-5974
地址:太原解放路东仓巷甲4号办公大楼
版权所有: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备案号:晋ICP备****号

主 办: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总 编: 孙丽娟
副总编: 马宏泰
电话:195-0351-0668、131-3336-5974
地址:太原解放路东仓巷甲4号办公大楼

版权所有: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备案号:晋ICP备****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