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检察守护“三农”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编辑:2025-10-11 19:31:55

分类:人物故事

阅读:15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逐渐成为衡量乡村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在这一背景下,天元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聚焦“三农”建设,从打击农业骗补到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再到维护农民权益,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件书写了法治力量服务“三农”发展的检察答卷。 

2025年4月,天元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吴兴宇带队在天元区三门镇开展“双进双促”走访。

农业治——打击骗补守底线

“国家农业补贴每一分钱都连接着土地的血脉,都承载着助力农业发展的使命。切勿因贪小利而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否则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在办完一起涉农诈骗案后,天元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张湘建的话掷地有声。

案件追溯至2020 年12月份,为套取国家冷链补贴,胡某某与尹某某合谋,将其公司不符合条件的冷库 “包装” 成尹某某名下合作社项目,伪造合同、发票等材料并虚报容积,骗取补贴 59.38 万元,二人分赃。后续核查发现问题,相关部门要求退还违规款项45.74万元,尹某某却将胡某某转来的22万元退款挥霍一空,且拒不归还剩余款项。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天元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开展追赃挽损。针对尹某某犯罪事实清楚、拒不退赃的情况,2023 年11月,天元区检察院依法对其提起公诉,*终 59 万余元共同违法所得被全部没收,*大限度挽回了国家农业补贴损失。

对于共犯胡某某,检察官张湘建秉持审慎态度,为精准处置先后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引导核查其公司经营状况、补贴资金用途等关键信息。经查,胡某某经营的民营企业运营良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补贴资金未被挥霍,均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且其主动到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行为并全额退赃。

“既要严惩骗补行为,也要考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把握执法‘尺度’与‘温度’。”2024 年 11 月,检察院依法对胡某某提起公诉,法院全部采纳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及量刑建议。

这一案件是天元区检察院近年来*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着力打击农业骗补、维护农业健康发展的缩影。立足检察职能,该院强化惠农资金专项检察,通过精准追赃挽损、宽严依法履职,严查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犯罪,让国家农业补贴真正用在 “刀刃上”,以检察力量切实守护了农业发展根基。

2025年4月29日,天元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召开公开听证会。

农村和——精准监督促和解

2025年4月,天元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吴兴宇在天元区三门镇开展“进乡街促矛盾化解,进村居促法治建设”(“双进双促”)例行走访时,村干部反馈的一条信息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村里王大爷因借高利贷被起诉,其养老金被法院冻结,导致生活陷入了困境。

为了解具体涉诉情况,吴兴宇主动联系了王大爷,发现判决可能存在错误。随后通过调阅卷宗、调取银行流水、复核关键证据、询问涉案当事人等方式,吴兴宇查明,2017年,王大爷向何某某借款10万元,何某某预先扣除“砍头息”、变相收取高额利息,并在诉讼中未如实陈述关键还款的事实及证据(王大爷曾归还5万元现金且存在多次还款的事实),导致原判决对剩余本金认定错误,致使王大爷背负更多的债务。

为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监督质效与公信力,4月29日,天元区人民检察院就此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检察官清晰展示审查认定的证据与法律依据,申请人充分陈述诉求,听证员围绕核心问题独立提问评议。这场“开门办案”的听证,不仅是查明事实、寻求公正的过程,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次日,天元区检察院依法向天元区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025年7月,法院裁定再审。在再审中,双方达成了和解。

“正是‘双进双促’使得司法力量下沉到基层,我们接到了这条线索,启动了检察监督程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吴兴宇向记者表示。

主动下沉、深入走访是基层治理的关键。截至目前,天元区检察院“双进双促”工作队已组织200余人次深入村社,发放防范养老诈骗、防范电信诈骗、《民法典须知》等宣传资料100余册。同时,通过公开听证、依法监督等方式,天元区检察院聚焦和谐农村建设,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矛盾纠纷化解,让农村建设与法治建设得以深度融合。

农民安——助力讨薪保权益

“工资终于到账了!”拿到被拖欠已久的工资后,农民工吕某难掩激动。近日,在天元区检察院、区人社局等部门的联动帮助下,同吕某一起打工的40余名工友也陆续拿到了被拖欠了五年的50万余元欠薪,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据悉,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吕某等农民工在株洲市某创业园项目工地从事建设工作,该项目由株洲某有限公司建设,某建筑劳务公司为工程承包人。工程完工后,因建设单位未足额支付工程款,导致劳务公司无力结清工资,吕某某等40余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共计50万余元。此后,他们多次向劳务公司和建设单位讨要工资,却始终没有拿到工资。

因该案法律关系复杂,天元区检察院接到线索后高度重视,指派专人负责跟进此案。承办检察官吴兴宇详细了解欠薪事实,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随着调查的深入,吴兴宇了解到,有关单位曾督促建设公司履行支付义务,该公司随后支付了部分工资,但仍有50万余元未结清。

为帮助农民工讨回公道,天元区检察院依托与区人社局共建的协作机制,针对剩余欠薪问题组织专项协商会议,通过释法说理、明确责任,*终达成一致意见。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剩余拖欠工资终于在月内足额发放到位。

近三年来,天元区检察院紧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开展“检察蓝”助力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协同法院、人社、政府合力化解劳资纠纷,办理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112件,帮助追讨“血汗钱”250万余元,为农民合法权益“撑腰”,切实保障农民在劳动报酬方面的合法诉求得到公正解决,让农民安身、安心、安业。

守护农业健康发展底线、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石。“天元区检察院始终将聚焦‘三农’领域的突出问题,通过精准打击涉农犯罪、积极化解基层矛盾、全力维护农民权益等一系列扎实举措,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检察力量。”天元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卫华表示。

Image

检察守护“三农”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编辑:2025-10-11 19:31:55

分类:人物故事

阅读:16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逐渐成为衡量乡村发展质量的核心指标。在这一背景下,天元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聚焦“三农”建设,从打击农业骗补到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再到维护农民权益,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件书写了法治力量服务“三农”发展的检察答卷。 

2025年4月,天元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吴兴宇带队在天元区三门镇开展“双进双促”走访。

农业治——打击骗补守底线

“国家农业补贴每一分钱都连接着土地的血脉,都承载着助力农业发展的使命。切勿因贪小利而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否则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在办完一起涉农诈骗案后,天元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张湘建的话掷地有声。

案件追溯至2020 年12月份,为套取国家冷链补贴,胡某某与尹某某合谋,将其公司不符合条件的冷库 “包装” 成尹某某名下合作社项目,伪造合同、发票等材料并虚报容积,骗取补贴 59.38 万元,二人分赃。后续核查发现问题,相关部门要求退还违规款项45.74万元,尹某某却将胡某某转来的22万元退款挥霍一空,且拒不归还剩余款项。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天元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开展追赃挽损。针对尹某某犯罪事实清楚、拒不退赃的情况,2023 年11月,天元区检察院依法对其提起公诉,*终 59 万余元共同违法所得被全部没收,*大限度挽回了国家农业补贴损失。

对于共犯胡某某,检察官张湘建秉持审慎态度,为精准处置先后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引导核查其公司经营状况、补贴资金用途等关键信息。经查,胡某某经营的民营企业运营良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补贴资金未被挥霍,均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且其主动到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行为并全额退赃。

“既要严惩骗补行为,也要考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把握执法‘尺度’与‘温度’。”2024 年 11 月,检察院依法对胡某某提起公诉,法院全部采纳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及量刑建议。

这一案件是天元区检察院近年来*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着力打击农业骗补、维护农业健康发展的缩影。立足检察职能,该院强化惠农资金专项检察,通过精准追赃挽损、宽严依法履职,严查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犯罪,让国家农业补贴真正用在 “刀刃上”,以检察力量切实守护了农业发展根基。

2025年4月29日,天元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召开公开听证会。

农村和——精准监督促和解

2025年4月,天元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吴兴宇在天元区三门镇开展“进乡街促矛盾化解,进村居促法治建设”(“双进双促”)例行走访时,村干部反馈的一条信息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村里王大爷因借高利贷被起诉,其养老金被法院冻结,导致生活陷入了困境。

为了解具体涉诉情况,吴兴宇主动联系了王大爷,发现判决可能存在错误。随后通过调阅卷宗、调取银行流水、复核关键证据、询问涉案当事人等方式,吴兴宇查明,2017年,王大爷向何某某借款10万元,何某某预先扣除“砍头息”、变相收取高额利息,并在诉讼中未如实陈述关键还款的事实及证据(王大爷曾归还5万元现金且存在多次还款的事实),导致原判决对剩余本金认定错误,致使王大爷背负更多的债务。

为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监督质效与公信力,4月29日,天元区人民检察院就此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检察官清晰展示审查认定的证据与法律依据,申请人充分陈述诉求,听证员围绕核心问题独立提问评议。这场“开门办案”的听证,不仅是查明事实、寻求公正的过程,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次日,天元区检察院依法向天元区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025年7月,法院裁定再审。在再审中,双方达成了和解。

“正是‘双进双促’使得司法力量下沉到基层,我们接到了这条线索,启动了检察监督程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吴兴宇向记者表示。

主动下沉、深入走访是基层治理的关键。截至目前,天元区检察院“双进双促”工作队已组织200余人次深入村社,发放防范养老诈骗、防范电信诈骗、《民法典须知》等宣传资料100余册。同时,通过公开听证、依法监督等方式,天元区检察院聚焦和谐农村建设,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矛盾纠纷化解,让农村建设与法治建设得以深度融合。

农民安——助力讨薪保权益

“工资终于到账了!”拿到被拖欠已久的工资后,农民工吕某难掩激动。近日,在天元区检察院、区人社局等部门的联动帮助下,同吕某一起打工的40余名工友也陆续拿到了被拖欠了五年的50万余元欠薪,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据悉,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吕某等农民工在株洲市某创业园项目工地从事建设工作,该项目由株洲某有限公司建设,某建筑劳务公司为工程承包人。工程完工后,因建设单位未足额支付工程款,导致劳务公司无力结清工资,吕某某等40余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共计50万余元。此后,他们多次向劳务公司和建设单位讨要工资,却始终没有拿到工资。

因该案法律关系复杂,天元区检察院接到线索后高度重视,指派专人负责跟进此案。承办检察官吴兴宇详细了解欠薪事实,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随着调查的深入,吴兴宇了解到,有关单位曾督促建设公司履行支付义务,该公司随后支付了部分工资,但仍有50万余元未结清。

为帮助农民工讨回公道,天元区检察院依托与区人社局共建的协作机制,针对剩余欠薪问题组织专项协商会议,通过释法说理、明确责任,*终达成一致意见。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剩余拖欠工资终于在月内足额发放到位。

近三年来,天元区检察院紧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开展“检察蓝”助力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协同法院、人社、政府合力化解劳资纠纷,办理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112件,帮助追讨“血汗钱”250万余元,为农民合法权益“撑腰”,切实保障农民在劳动报酬方面的合法诉求得到公正解决,让农民安身、安心、安业。

守护农业健康发展底线、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石。“天元区检察院始终将聚焦‘三农’领域的突出问题,通过精准打击涉农犯罪、积极化解基层矛盾、全力维护农民权益等一系列扎实举措,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检察力量。”天元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卫华表示。

Image

主   办: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总   编:       孙丽娟

副总编:      马宏泰

电话:195-0351-0668、131-3336-5974

地址:太原解放路东仓巷甲4号办公大楼

版权所有: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备案号:晋ICP备****号

Image

主   办: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总   编:       孙丽娟

副总编:      马宏泰

电话:195-0351-0668、131-3336-5974

地址:太原解放路东仓巷甲4号办公大楼

Image

版权所有:山西乡村振兴编辑部    备案号:晋ICP备****号